三分钟带你了解特发性震颤怎么治疗

发布:2020-04-30  
微信bjrat89
特发性震颤(essentialtremor,ET)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,主要为手、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。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,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,另一方面,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,有显著的临床变异。本病的震颤,在注意力集中、精神紧张、疲劳、饥饿时加重,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,次日加重,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。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,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。


  特发性震颤病因是什么

  特发性震颤是遗传性疾病,约60%病人有家族史。本病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。其产生可能是外周肌梭传入和中枢自律性振荡器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但中医认为:

  该病主要因肝肾亏损,体内正常抗风邪能力下降,外界邪风侵入体内,不能通过正常的自身机能对抗,进而导致的震颤的表现。

  解释: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,也是形成风、火、痰、疼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;其病机特点为“本虚标实”,多表现为“虚实夹杂”;

  特发性颤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,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、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。古代亦称.“颤振”或“振掉”。《内经》称本病为“掉”、“振掉”,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描述了其临床表现,如“其病动摇”、“掉眩巅疾”、“掉振鼓栗”,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,指出病变在肝,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“骨者髓之府,不能久立,行则振掉,骨将惫矣”,明确了病变与“髓”有关。

  本病的病因比较多,以内伤为主,劳欲太过,醇酒厚味,药物所伤,情志郁怒等为颤震的重要病因但也有外感成为病因者。如《医学纲目·颤振》所说:“此症多由风相合,亦有风寒所中者,亦有风挟湿痰者。


  特发性震颤症状是什么?

 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,主要为手、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。本病的震颤,在注意力集中、精神紧张、疲劳、饥饿时加重,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,次日加重,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。这个疾病还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重,后期可能出现头抖,身体抖动等情况,严重的还有生活难以自理,言语障碍等,对生活工作身体都有很大影响和危害。


  特发性震颤治疗建议,祛风除颤汤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基本原则是:

  第一是熄风。治疗首先是补肝肾之阴、养血活血祛风,可使用羚羊角粉、大定风珠等。虚风需用龟鳖甲、羚羊角粉等,同时,还需使用潜阳的药物如牡蛎、珍珠母、玳瑁等。

  第二是化痰。化痰主要是两个方:一个是二陈汤;另一个是导痰汤,包括半夏、胆南星、竹茹、贝母、黄芩、羚羊角、桑叶、钩藤、菊花、石菖蒲、远志、生地黄等。

  临床中,我们要分清患者是阴虚还是阳虚,如是阴虚,可运用竹茹、贝母、石菖蒲之类;如是痰湿内生用半夏、陈皮、胆南星。如患者舌体胖、舌苔腻,重用半夏、陈皮、胆南星;如舌质偏红,则用竹茹、贝母、石菖蒲清热化痰。

  第三是消瘀。化瘀的药可以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较为平和的养血和血之品,如当归、丹参、鸡血藤等;第二类是活血化瘀之品,如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、王不留行、泽兰等;第三类是破血逐瘀之品,如三棱、莪术、水蛭、虻虫、穿山甲等。临床中对于体虚者不选用第一、二类。用药需仔细分辨、详询病史,如有凝血功能下降则破血药物慎用,药物剂量也应谨慎。

咨询微信bjrat98

 当然,以上内容只是给大家讲述了祛风除颤汤对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原理。治疗方法并不是绝对的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,谢谢!
三分钟带你了解特发性震颤怎么治疗_0
发布者信息
联  系  人:刘客服(商家)
注册日期:2019年05月19日
用户认证:
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,也包括在内)为平台注册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任何权利(如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等)的主张者,可提供权属证明后,经本平台审核后做出处理。
关于老客 | 服务条款 | 常见问题 |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
2005-2025 laoke.com 京ICP备06019010号 京ICP证050484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214号  营业执照